义乌怎么发展起来的?
义乌是靠小商品发展起来的。
义乌工业从前店后厂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壮大、集聚提升的成长历程,工业逐渐成为支撑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8年,义乌市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工业企业数增加到1.6万多家。目前,拥有省级经济开发区2个,国家级产业基地10个,中国驰名商标70个、国家免检产品13个,中国名牌产品7个、国家标准5个,涌现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行业单打或团体冠军,形成了“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发展格局
1982年,一个经常到廿三里集市摆摊的女人,在义乌县委旁边的理发店门口,堵住了新任县委书记谢高华的路,愤懑地喊出“为什么不让我们摆摊”,让他大为震动。几个月后,经过多方调查的谢高华认为,“鸡毛换糖”有利于农民脱贫致富,便在廿三里镇开放了第一个露天小商品市场,不过四分之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登记摆摊的人将县***挤个水泄不通。谢高华当时已经51岁,是一位有30年党龄的***产党员,他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也知道自己可能会面临什么样的风险,但他态度坚决:“宁可不要‘乌纱帽’,出事我来担!”
此后十年,政策一路开放,市场迅速膨胀。到1992年,篁园路小商品市场开放,摊位增至2万多个。
义乌却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农业县。
昔日,义乌这片土地上,有着“七山二水一分田”的说法,七山指的是它的地形地貌有七分是山地和丘陵,这样的环境导致义乌这个地方***匮乏,交通十分不便,当时义乌民众的生活条件非常差。

后来,改革的春风吹到义乌时,这里的居民发挥了自己的勤劳、吃苦耐劳的精神。
义乌的居民挑着货担,摇着拨浪鼓,他们用双脚走到不同的乡镇,然后喊着“鸡毛鸭毛换糖喽……”的口号,获取微薄的利润,因而义乌的货郎还得了个“敲糖帮”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