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知情人士透露,上海琳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琳灵资产”)发布公告称,因仲裁裁决,公司资不抵债,可能面临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的风险。公开资料显示,琳灵资产为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此前该公司旗下产品净值曾跌至5分钱。2023年7月,琳灵资产还因未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杠杆运作情况等问题,受到监管处罚。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监管扶优限劣持续升级、越来越多居民财产借基入市背景下,私募管理人需要严守合规底线,同时以投资人利益为先稳健展业,方能长久发展。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9家私募先后收到中基协的纪律处分决定书,违规行为加速出清。
据渠道人士提供的公告,琳灵资产因仲裁裁决需要赔偿申请人合计366.86万元,远超该公司的赔偿能力,将资不抵债。因此,琳灵资产面临被债权人申请破产的风险。而该公司的基金资产托管于招商证券,不承担琳灵资产的债务,也不会被冻结。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为何一家私募连三百多万元的债务都偿还不起?对此,记者联系了琳灵资产法定代表人毛水荣,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不过,个中缘由可以从公开资料中窥得一二。
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琳灵资产成立于2016年,管理规模在0—5亿元区间,全职员工人数为7人。其创始人毛水荣曾在华商基金、兴业全球基金等公募机构担任债券基金经理,因此创办琳灵资产后仍以固收为主要投资策略。
2021年之前,琳灵资产的业绩表现颇为亮眼。截至2021年5月20日,其代表产品灵灵三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成立以来收益超90%,年化收益高达20.32%。不过此后,琳灵资产旗下多只产品便在第三方平台停止了净值更新,有投资人称其净值一度跌至5分钱。
据知情人士透露,琳灵资产业绩之所以一落千丈,主要是源于其重仓***的债券“爆雷”,而且多只产品还运用了杠杆工具。
2023年7月,中国***上海监管局也发布了《关于对上海琳灵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警示函显示,经查,琳灵资产在开展私募基金业务中,未如实向投资者披露基金杠杆运作情况。
“对于一家私募来说,活得久比赚得多更重要。重仓***甚至加杠杆博取高收益的操作,以及合规缺位的问题,不仅会加大投资人亏损的概率,还将对自身造成反噬。”沪上一位老牌私募人士坦言。未来,私募只有用“合规+稳健业绩”两条腿走路,才能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
从公开资料来看,私募行业的优胜劣汰正在不断提速,行业生态也持续优化。
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截至1月20日,今年以来,9家私募机构因违规行为受到中基协的纪律处分。与此同时,已有31家私募管理人注销,其中主动注销的私募数量达24家。
格上富信产品经理崔波表示,私募行业已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在投研端,私募应根据基金经理操作风格或者公司投资策略建立标准化流程,完善公司内控制度以及产品风控标准。在募资和投后服务端,私募要建立完善的投前投后体系,增强对客户的服务意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这样才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