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单日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会不会造成疫情第二次爆发?
吉林省会成为“第二个哈尔滨”吗?
吉林省其实在全国各省疫情刚爆发期间,无论是确诊病例还是死亡病例,真的防控得很出色,可是没有想到,到了全国范围内都成为低风险的时候,吉林省反弹了!
5月8日是吉林舒兰市新增一例本土病例,5月9日吉林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吉林舒兰市由昨日的中风险地区调整为高风险地区,并且是全国唯一一个高风险地区,全国范围内其它的全部为低风险地区,疫情局势极其严峻。
是家庭聚集性感染?
该本地病例系吉林市舒兰市人,女,45岁。5月6日因发热到舒兰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5月7日***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经省、市专家组会诊,诊断为***肺炎确诊病例。
吉林省这次和哈尔滨很像,9日确诊的11人,分别是其丈夫、大姐、二姐、三姐、三姐夫及6个密切接触者,可以说是发生了严重的家庭聚集***染。
该病例的出现,结束了吉林省连续73天无境内新增确诊病例和新增疑似病例的走势。
疫情防控意识不能放松
“五一”***期刚过,吉林舒兰市忽增这么多确诊病例,不仅让“五一”期间,小范围走动的人们又开始提心吊胆了,这期间去过舒兰的人,会不会又增大了城镇之间疫情传染的风险性?疫情还没结束,还要提高防范意识。
调查还在继续,期望明天的疫情通报,吉林省别再新增确诊病例了,吉林省的部分学生已经返校复课,还有很多学生在还等着开学,吉林省是一个吉祥宝地,愿天佑吉林!别让那些还没开学的学生们从寒假直接过渡到暑***。(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吉林舒兰的这个一传11,可能又会成为一次扩散疫情的起点。
钟南山院士和张文宏教授都曾强调,家庭传播是最难防的传播,也是最具杀伤力的传播。要想避免传播,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家庭聚会,甚至实行分餐制,将家的范围缩小到一套房子以内,即便出现扩散,范围也就是3到5个人。
然而,不管是哈尔滨还是吉林舒兰,都是以家庭为起点爆发的。哈尔滨的一传80多人,就是源于两家人的一次家庭聚会。而吉林舒兰,又一下子新增11例病例,而这11例病例,居然一半都是一大家人,从大姐、二姐、三姐,以及几个连襟。当然,还有工作上接触的同事和自己小区里的邻居。这也说明,前两天发现的这个零号病例,可能根本没有像她说的那样做好防护。
更可怕的是,这次传播已经存在了第***的病例,是零号病例的丈夫和邻居的密切接触者。而这几个***病例,已经是在另外一个小区里了。以上11人,还只是因为零号的发现才主动排查出来的。而这11人产生的大量接触者依然未知,恐怕还在继续传播。做个大胆的估计,舒兰市这一次扩散,最终数量很可能超过哈尔滨。而且,其中肯定有人隐瞒了真实接触史或者旅居史。
面对未知的风险,舒兰市继前天上调风险等级到中风险后,今天,又上升到了高风险区。这已经意味着当地的二次疫情已经到来。真经在这里要提醒当地人注意了,高风险区,意味着舒兰和2月份的湖北没有区别,不要觉得全国都好了,自己就没事了。
理论上来说,当地的学校应该停课,小区封闭管理,一切聚集场所关闭,甚至可能是封城。当地人去外地必须隔离14天。
真经曾用“无差别连环***凶手”来比喻******,现在,已经12个受害者了,但案子还没破,所以大家都要尽量呆在安全的地方,以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截至5月9日0时,全国31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14例,而这14例中有2例是境外输入的,1例是湖北,(估计就是那个鄂州的学生),而其余的11例全部是吉林省通报的。现在吉林省又成为了全国人民聚焦的地方了。
吉林省在5月7日,新增的确诊病例是舒兰市人。在5月6日因为发热到舒兰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7日核酸检测呈阳性。后经专家会诊,诊断为确诊病例。除了她本人确诊外,她的丈夫、大姐、二姐、三姐、三姐夫都被确诊了,还有5个与她密切接触的也确诊了。
确诊者在舒兰市公安局的洗衣工。无吉林外居住史,活动史,暂时也为发现与境外输入者接触。目前多部分正在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等多种方法对这个女子感染源进行调查。
现在舒兰市风险等级已经由中分风险区调为了高风险区。全国唯一的高风险区。5月10日起,舒兰方向的火车停运,一部分火车继续停运。
大家知道东北三省,靠近俄罗斯,去俄罗斯打工做生意的人很多。舒兰市也不例外,从绥芬河入境的人员中,也有一部分是舒兰市人。他们在黑龙江就地隔离后,就会回到原籍。那么这些人是不是安全,这就是个问号了?大家别忘了哈尔滨的那个留学回来的女孩子,隔离接解除后,核酸检测都是阴性。等到后来再次检检测,被确诊为感染者。我觉得舒兰市也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所以现在舒兰市先排查传染源到底是谁?同时加大排查力度,跟这些人接触过的,他们活动过的地方,赶紧进行彻查。以防万一。
切断舒兰市和外界的接触,没有特殊情况,不许随意初入,群众尽可能地减少近距离接触。戴口罩。学生们目前绝对不适合开学。
大家担心的是否会造成疫情的第二次爆发?个人感觉不会。现在确诊的病例看着不少,但是都是和确诊者亲密接触的,现在他们已经被收治入院,那么在追踪下和他们可能接触的人群,然后进行排查。现在已经通报,市民们都胆小了,这不是坏事,他们就会自我保护自己了。不管专家怎么呼吁,都不如自己身边可能面临危险,叫市民们谨慎起来。都重视起来,这问题就好解决了。大面积感染的可能就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