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火炬很小,燃料是用氢气的,燃料怎么用到运动会结束?
本届冬奥会的点燃主火炬最大亮点是,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雪花”中央,变为主火炬。
主火炬与往届主火炬大不相同,较为新颖别致。一是娇小玲珑,节省燃料、节省能源;二是使用清洁能源氢气作为火炬燃料,最终产生水,真正做到零排放、零污染。
往届奥运会使用液化天然气或丙烷等气体作为火炬燃料,排放有污染。
那么,本届冬奥会主火炬燃料怎样源源不断用到冬奥会结束?
实际上,最后一棒火炬在插上“雪花”的同时,底部既连通了各种管线,火炬的火焰大小(助燃)、燃料供给由智能设备控制,管线***用微缩无影材质,这些都是科技创新的体现。
顺便说一下,氢燃料的特性能保证火炬能在极寒天气中继续燃烧,不会自己熄灭。
用氢燃料点燃冬奥主会场的主火炬,真正实现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简约”的理念。
火炬在插上雪花的瞬间,底部已经连接了各种电路和助燃管儿,火炬的火可以调节大小,就跟家里的燃气灶差不多,只不过都是黑科技,燃料也不是家里用简单的天然气,插火炬的底座全是微缩的,看不到任何导管。
当超1000辆氢能汽车在冬奥村穿梭时,氢能社会离我们还有多远?
还远的很,要问有多远,大概人类登陆火星的距离。毕竟有着燃油车做对比,氢能只有环保优势,其他最关键的优势“经济性”尚不具备,而我们买车,氢能1元一公里,油车5毛,这就没买车动力了。还有安全性,电车都不允许地下***充电,氢更不敢。一旦泄露,一座大楼炸崩了。
还有,氢从哪里来?还不是从化石能源转化过来的嘛。
氢能最终是个发展误区,就像多年前水变油的闹剧
氢能在向我们走来,但是说氢能社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不可否认的是,清洁能源是必然趋势,氢能、核能甚至科幻电影中的一些场面必然会逐步实现。
氢能已经研究推广好多年了。但是要大范围的推广还是不现实的。目前只能说是属于起步的初期阶段。这涉及到很多的方面,比如基础设施方面:制氢、储氢、加氢、运输等都由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另外,目前的氢能,需要***用铂金作为催化剂,氢燃料电池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还是很高的。普通用户暂时不要想了。
从煤炭到天然气是一大历史进步,从油到氢能源也将是人类社会划时代的进步和长远追求目标。但家用车的氢能源化还很遥远,也许是20年50年后的事,这期间家用车的电动智能化都将是无可替代的发展大趋势,这一趋势将主导家用车至少100-300年,即使以后氢能源在家用车领域得以普遍推广和应用,电动智能化毫无疑问依然将在汽车领域占据着更高端的卓越表现地位,这点动摇不了。
清洁能源是未来的发展大趋势,目前属于前期实验阶段,由于制氢,运氢,储氢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掉,所以暂时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相信随着各种问题的不断解决,五到十年左右氢能源就会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氢能不会在民用车大量使用,尤其是民用乘用车!立帖为证。因为氢能不是方向,氢作为能量载体相比电池并没有能量密度上的大优势,安全性更是大问题。更关键是国家战略,电动汽车的电由电网供给,电网通过特高压输电损耗极小,电由光伏等渠道供给,这是一盘大棋,民用市场将大力推动纯电车,这绝对是大势。氢能,对国家能源安全有什么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