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9年北京保卫战,于谦选择“出城迎战”而非“坚城死守”,是否为正确决策?为什么?
这个问题不算是国际关系领域的,不过个人觉得这个问题比较有趣,不请自来回答一下咯。
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的决定——部队出城野战而不是依托城墙防守——是正确的。
这不但为北京保卫战的结果所证明,也符合古代军事斗争的一般规律。一般来说,保卫要塞和关隘,可以选择依托城墙等防御工事和对手相持,但成功保卫大城市、政治经济中心就要求守将在野战中击败来犯之敌了。当然,这种野战和朱棣靖难之役中的白沟之战是不同的,不是单纯的野战,而是依托坚固的城防工事和敌人背城而战。
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要塞关隘普遍比较小,军队人数有限,和来势汹汹的对手野战基本上没希望,依托工事和远射武器杀伤敌人是唯一的选择。而大城市虽然工事坚固,但城垣绵长,对防守的兵力有很高的要求,北京城的二环路大体上就是当年北京保卫战的城墙所在位置,三十二公里,3万多米,就算一米一个士兵,也得三万多人,而且只能是单线防御,一打就透。
“守大城必野战”,这是作战的铁律,于谦的背城野战自然是正确决策。
1、京师不能婴城自守的原因
第一、京师为天下之重。其对民心、士气影响很大,政治影响巨大。如果死守城池,对整个士气瓦解很大。而且也先如果偏师袭掠各地,则北方会大乱,京师更加孤立。
第二、京师要靠漕运和煤炭,任何一个面的断供,整个形势将会异常恶劣。婴城自守就是将补给线交给对手,京师会不战自溃。
(京师保卫战)
第三、几十万大军驻防京师,消耗大,士气低,在地方一个方面突破就会全线崩溃。宋朝的靖康之变就是如此。
故而京师不能婴城自守。
第一:振奋民心士气。大军开出城外作战,首先会让士大夫安心,南迁派的舆论会弱化;再次就是民心安定,减少谣言。让整个京师踏实下来。
第二:出城迎战才能在战略上打破瓦剌的优势。瓦剌劫掠,则大兵予以打击;瓦剌攻击,则依托城池防御。使得明军占据战略优势,不再被动。
(明军)
“守大城必野战”是古代战争的一项基本原则,于谦的决策是正确的。这是个积极防御还是消极防御的问题。
古代兵书上说:“城门贵多不贵少,贵开不贵闭”,这听起来似乎比较反常识,因为我们觉得城墙这么靠谱的东西,当然要越封闭越好,城门少才有利于集中防御力量啊。
其实,城墙虽然会给防御方巨大的优势,但是如果被人围着城墙打的话,那么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因为古代城市没有自给自足的能力,粮食给养全靠外部运输。围城方不需要硬拼,如果你不出城,他大可以在你的城墙下面安营扎寨,把你围的跟铁桶一般。不需要攻城,困都能困死你。
尤其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上百万的人口,就算储存再多的粮食也架不住长时间的消耗。一旦城内断粮,则必然成为人间地狱!
古代困守城池,断粮之后,城内的描述是相当的统一,如“斗米千钱”还是情况比较好的,李自成围攻开封,开封城里一只老鼠卖到了五十两银子。清军围攻锦州城,祖大寿的军队前后杀掉好几千民夫吃掉,安史之乱,张巡把自己的小妾炖了犒赏三军。打仗打的这个地步,城内的残杀远远比破城恐怖的多。而对于北京这样一座城市,天下脚下如果发生吃人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且断粮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影响相当大,太平天国时期,天京城破的时候全城早已经断粮,连洪秀全本人都不得不吃野草,很多太平军的士兵眼看着清军过来杀掉他们却饿的没有一点力气逃跑,更别说作战了。
除了粮食问题,困守孤城对于士气也有巨大影响,城内很难得到城外的消息,人心惶惶,兵临城下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士兵哗变,如果有人因为失去了信心而通敌,则全盘皆输。反之,如果军队主动出城迎敌,则对鼓舞军队士气有巨大作用,于谦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说明于谦的策略就是正确的战略!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之变”中,被瓦剌太师也先俘虏,明朝京营主力全军覆没。
一个多月后,也先率领瓦剌大军进攻大明京师北京,明王朝进入危亡之际!
瓦剌攻城在即,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主张南迁南京,以求自保,但是于谦、王直、陈循等大臣坚决反对,主张守卫京师。
于谦临危受命,升任兵部尚书,担任北京保卫战的总指挥。一面调集粮草,从通州运回三百万石粮草,训练士卒,整军备战。另一方面,从山东、河南、南直隶调集援军,支援北京保卫战。
十月十一日,也先率领瓦剌大军抵达北京城下,于谦、石亨等人率军在北京城外御敌,先后在德胜门外、西直门外击败瓦剌。
瓦剌***攻彰义门,明军佯装败退,引诱瓦剌军进入城外民房附近,民房内埋伏的明军大量火***,誓死阻击瓦剌军,瓦剌大军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