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里有美丽的夜景吗?能否分享一下?
我们的心在那里,那里都是美好的
我们有颗存善的心,在那都是美丽的
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美好的事物就会跟随那里
下面我来说一段故事吧
那是一个小乡村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
天渐渐地暗下来
有一对刚刚热恋的倩男靓女
此刻在漆黑的路上行走
他们沿着河的边缘
小心翼翼的扶着对方
感谢邀请![祈祷]
我们园子有好多美丽的风景,拍一个美丽的夜景与您欣赏,祝:吉祥、快乐!
感谢头条,谢谢好友的关注和支持![祈祷][玫瑰][玫瑰]
一直苦苦追寻的瓷器中的皇者-柴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吗?
其实柴窑瓷器已经找到多年,只是人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为何不识芦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象当年若不是那耸立千年的古塔倒了,秘色瓷真是现身在你眼前,也会错过一样。早十年左右某一收藏刊物发文图,说在日本发现了一件深兰瓶是柴窑,就冲它胎厚色深来看与柴窑也拉开距离。柴窑的款有几种,"柴","柴世宗"等,篆体字呈深浅土褐色,暗含釉中,颜色也多种,深,浅兰色,綠色,***,红色等。器形小巧,大件瓶尊也有,常开小片为多,胎薄如纸。因为《陶瓷史》不见图片,专家一辈子没见过,因此众说纷纭。不过还要符合"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才能服众。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特别是“青如天”这句对瓷器颜色的描写,鄙人认为应该是针对柴窑瓷器中某一件或某一类器件说的,不可能是指统一一个颜色(一个窑口几年全部生产一种颜色的瓷器,这难以成立),因此,在没有公认鉴定方法出来之前,藏友们应该以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件藏友晒出的疑似柴窑的器物,就当如那句“理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鄙人也发几张照片,博藏友们一笑,“万一是柴窑瓷器呢(见笑)”。
一直苦苦追寻的瓷器中的皇者-柴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吗?
从题目的话语中似乎可以看出提问者好像今生真的以见到柴窑瓷器为人生目标,很急切,很迫切;但我却很想弱弱地反问一句:“您真的认识柴窑吗?您想信世上真的会有柴窑吗?把真的柴窑放到您跟前您能辨识得出吗?”。
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一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言一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在当代,柴窑之类的千里马常有,而真正认识千里马的伯乐根本就没有!没有了能辨识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也无所谓千里马,更不再是千里马!有和没有、见和不见又有什么两样呢?这不禁使人想起来一段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可怜的是这不是“故事”,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与“实事”!
柴窑瓷器从古至今留给人的就剩下四句话“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四个比喻句,既生动形象,又浪漫跳脱;既身临其境,又茫无所知;既真真切切,又虚无缥缈!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得,又好像远在天边、寻觅无踪!看得见抓不着,想得到说不清!这算什么事!
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中,有一个迷雾,那就是柴窑,如果有一天在哪里发现了柴窑的痕迹,那么必将成为世界性的重大新闻。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柴窑究竟长什么样,谁都不敢说见过。没有可以确定的传世器甚至碎片,也没有可以确定的窑址,一件可以确认的实物都没有。柴窑传说五代后周烧制,但在之后的宋元两代400多年时间里居然没有一点文字记载,成为困惑中国乃至世界收藏界的歌德巴赫猜想。
柴瓷是谜一样的“古瓷贵族”。古人称柴瓷“珍逾星风”,极言柴瓷之珍贵。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柴窑最贵,世不一见。”清代郑方坤《五代诗话》载:“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清代兰浦、郑廷桂在《景德镇陶录》中说,柴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民国著名收藏家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中写道:“故宫原有柴瓷数件,故宫文物南迁后,一件不存。柴瓷除碎片外,绝无一件存在社会。”赵汝珍是柴瓷的最后目击者,从此柴瓷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后周世宗柴荣当政甚短,所烧瓷器有限,绝佳者也极少,加之其“薄如纸”而易碎,宋时已极难得。明代严嵩父子,经过数十年搜罗,仅得十余件柴瓷,真伪尚不能确定。清代皇宫所藏的几件柴瓷,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并分别为其赋诗,极赞其如玉之品质。
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后周建立者郭威的内侄和养子。五代十国正处于史上最乱时期,横征暴虐、苛税重重,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后周世宗柴荣雄才大略,亲率几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连年用兵抗契丹之侵略,并进军巴蜀、北汉、江淮、南唐,但不幸于进军途中病逝,享年38岁,在位五年半。
柴荣于显德年间(公元954—959年)下令创建御窑,后世称为“柴窑”。柴荣为此留下让世人解读了一千多年、仍在解读中的“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如此地位显赫之极的柴窑,却给后人留下了一串串谜团。
柴瓷是瑰丽陶瓷史上惊鸿之一瞥,柴窑窑址在何处,至今大家莫衷一是。千百年来人们在不断地探寻柴窑的窑址、作品甚至碎片。柴窑技艺精绝,位列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前,为诸窑之冠,有“片柴值千金”之说。期待考古发掘早日揭开柴窑千古之谜……
上海话一缸什么意思?
我作为一个上海土生土长的人,今年也年过半百了,在我记忆里一缸两个字好像不是单独说的,应该是说一缸水,以前上海人家里没有自来水,每家几乎都有一个陶土做的瓷缸,每天都要去公用水站挑水回来,然后再倒入缸里,以备家用,一缸大概就是这意思吧!
崇明收藏家高凤洲?
关于这个问题,根据目前的信息,崇明收藏家高凤洲是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专注于收集中国古代艺术品和文物。高凤洲在收藏界有着很高的声誉,他的收藏品包括了中国古代瓷器、书画、玉器等各类文物。他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投资,建立了一个庞大而珍贵的收藏品库。高凤洲的收藏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经常举办展览和参与学术研究,致力于推广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
回答如下:
高凤洲,男,1951年1月生,***党员,高级工程师、绩效评价师、中国白酒二级品酒师、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收藏协会酒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崇明收藏协会副会长,现任上海首絮维施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高凤洲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酷爱收藏,侧重收藏崇明民间民生民俗器具用品。在忙碌的工作之余 ,高凤洲依然挤出时间,跑遍全崇明岛乡村集镇角落,收集崇明人曾经拥有过的吃、穿、住、用、行等生活器具、用品。二、三十年来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收集存藏,收集到藏品数量与品种之多,几乎可谓崇明岛之最,部分藏品集中摆放已形成一定规模。
藏品主要可分为农耕器具、植棉纺织、厨房用具、寝卧设施、竹编制品、床柜橱箱、陶土瓷器、婚嫁物件、烟标名酒、锡壶酒罐、坛甏缸钵、计量器具、文房墨具等十多个大类。许多藏品难得一见,部分藏件弥足珍贵。 高凤洲将家宅作为收藏物品的摆放基地,免费向社会各界人士、广大民众开放参观欣赏;同时为文史研究爱好者提供浏览服务,共同探讨崇明历史文化,溯源崇明民众曾经的生产生活,见证海岛民生翻天覆地发展变化。
据我所知,崇明收藏家高凤洲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收藏家。他是中国艺术品收藏协会会员,同时也是中国钱币收藏协会会员。高凤洲先生对于艺术品、钱币等文物的收藏非常热衷,他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钱币,并积极参与相关的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他的收藏品被誉为“一座活的博物馆”,也是许多收藏爱好者的榜样。同时,高凤洲先生也是崇明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致力于推动本地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保护。
宜兴除了紫砂艺术名人外还有哪些文化名人?
宜兴除了紫砂艺术名人外还有一些文化名人,介绍3位与读者分享。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1917年,徐悲鸿任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后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任教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等校。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图》《负伤之狮》《田横五百士》
1953年9月26日因脑溢血病逝。按照他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书画名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全部捐献给国家。
△蒋南翔(1913年9月7日—1988年5月3日),江苏宜兴人。1932年9月考入国立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入党,主编《清华周刊》和《北方青年》等进步刊物,传播进步思想。1935年,在“一二·九”运动中,起草了《清华大学救国会***》。1936年3月,任上海市学委江湾区区委书记,领导复旦、同济等大学的支部工作。同年秋,回北平任北方局直接领导的北平市学委书记。抗战时期,任北方局青委委员兼北方局宣传部干事,参与编辑党内刊物《斗争》。1938年初,任长江局青委委员,参加创立武汉青年救国团;1939年初,任南方局青委书记,1941年2月,奉命撤回延安,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等职。抗战胜利后,任辽北分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哈尔滨市委宣传部长、市教育局长,东北局青委书记,哈尔滨青干校校长、东北局党报委员会秘书长等职,1949年在全国团代会上当选为团中央副书记,后任书记处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高教部部长、党委书记,天津市委书记,国家科委常务副主任等职。
△徐庆平,1946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宜兴,国画***徐悲鸿儿子。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全国高校艺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1年赴欧洲研究美术,巴黎大学美术学博士。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著有《奔腾尺幅间》《世界十大博物馆》《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光荣属于希腊》《徐悲鸿年表》等。译著有《莫奈》《卢浮宫美术馆》《现代绘画辞典》《外国美术简史》《西方艺术史》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海陶土展会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海陶土展会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